在福州有一位寶藏醫(yī)生,曾有“挑剔”的大老板在門診觀察她一個上午,被她的專業(yè)、對患者的細心打動,而后決定只找她看??;曾有治愈的患者,專門掛她的號,只為了讓她看一看,自己病愈后看起來有多好。
這位寶藏醫(yī)生就是福建省福州肺科醫(yī)院副院長、主任醫(yī)師陳曉紅,30多年來,她堅守在結核病的醫(yī)、教、研、防工作一線,想方設法治愈各種難治性的疾病,同時以“愛”為處方“治愈”不可治愈的病。
為治愈難治性結核病
鉆研20多年首創(chuàng)新技術
隨著醫(yī)學的發(fā)展,肺結核已有90%的治愈率,但難治性、耐藥性結核病依然是部分患者的陰霾。
多年來,陳曉紅接診過不少這樣的患者,她總是想方設法與病魔較勁。
60多歲邱依伯(化名)患有塵肺,多年前又感染肺結核,吃了幾年藥,病情沒改善而且耐藥了,兩側肺部都出現(xiàn)難以閉合的空洞,抱著一線希望,他找到陳曉紅。
分析病情后,陳曉紅知道,邱依伯的情況無法耐受外科手術。于是,她通過“支氣管鏡引導下經皮經氣管軟骨環(huán)間隙肺空洞內置管注藥”,將抗結核藥物直接注射進空洞。兩個月后,依伯病情控制,空洞漸漸閉合。而今,4年過去,老人痰菌檢測依然陰性,身體也強壯不少。
值得一提的是,該技術是陳曉紅首創(chuàng),背后是她長達20多年的不斷鉆研。
“難治性結核病的患者很可憐,而且如果治不好,結核菌會持續(xù)播散,給社會帶來公共衛(wèi)生問題?!标悤约t說,為此她下決心千方百計幫助患者實現(xiàn)治愈。從起初的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置管給藥,到經鼻置管給藥,一次次不斷實踐中,她發(fā)現(xiàn)避開鼻腔和聲門,從氣管軟骨環(huán)間隙穿刺效果最好,不良反應少,病人可以堅持和耐受。而這些年來,她已通過這種新的技術治愈了不少難治性的疾病。
正是她的不懈的努力和嘗試,使得許多難治性結核病患者看到了希望。
面對不可治愈的疾病
常常是幫助,總是去安慰
在陳曉紅眼中,肺結核等慢性傳染病,不僅摧殘患者的身體,還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。特別是難以治愈的時候,愛也是一種處方。
她對患者總是細心溫柔。
她曾接診一名雙肺支氣管擴張的女子阿霞(化名),常年咳嗽、咳痰、大咯血,甚至有時候一講話,就咯血。阿霞因此十分恐懼,四處就診,但都沒有辦法解決。雪上加霜的是,2012年,她又被查出感染了非結核分枝桿菌,導致其雙肺出現(xiàn)難以閉合的空洞。對于有嚴重支氣管擴張的病人來說,這種菌定植了,基本就無法清除了。
面對這個無法治愈的疾病,陳曉紅明白,不可能讓患者一輩子吃藥,患者要做的,就是了解自己的病情,接受和疾病共存。
于是,在阿霞病情穩(wěn)定后,陳曉紅便給阿霞停了藥。
面對阿霞的困惑與不安,陳曉紅告訴她,她需要做的就是增加自己的營養(yǎng),改善自己的身體,當身體出現(xiàn)不適的時候,再來就醫(yī)就行?!澳阌形业穆?lián)系方式,任何時候都能找到我,不必太過擔心?!?/font>
就這樣,有著陳曉紅做“醫(yī)靠”,十多年來,阿霞和疾病共存,不再恐懼,樂觀面對。她曾這樣說,曾經感覺整個世界那么多醫(yī)生,卻沒有人能幫助自己,遇到了陳曉紅后,感覺無論白天黑夜,自己都能找到醫(yī)靠,十分踏實。她還和曉紅主任分享,自己已經填寫了遺體捐獻志愿書。“這些年活著,都是賺來的。”
“對于能治愈的疾病,我們盡全力治愈,不能治愈的,我們需要做的是‘有時是治愈,常常是幫助,總是去安慰’?!?/font>
從醫(yī)30余載
用心用情善待病人
從醫(yī)30余載,陳曉紅始終堅守一線,無畏傳染,精心治病。因工作能力突出,她還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、全國首屆最美防癆人、福建省衛(wèi)健委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、福建省高層次人才等榮譽稱號。
說起為何從醫(yī),她笑道,那是命中注定。她的父母都是醫(yī)生,在她眼里,他們是忙碌的存在,“因為值夜班,父親從未和我們家人過過除夕,只有過‘除午’的”,但父母常常接受到患者的感激,受到大家的尊重,讓她感到自豪,心中也有了對醫(yī)生職業(yè)的向往。受父母影響,她總是善待患者。
尤其是農民工、孤寡老人、艾滋病患者、精神疾病患者等弱勢群體,她格外關注。為防止他們中斷治療,她總是主動留給患者和家屬電話號碼,方便他們隨時咨詢。一些老年患者掛不上號,她就“開小灶”,讓患者在她專家門診時間之外來看病。
有撿破爛且有言語障礙的老太因老慢支就診,她絲毫沒有不耐煩,憑著一句句詢問,在老太太點頭搖頭中完成問診。她還特意開最便宜的藥,為老太減輕壓力。一次老太病情較重,她自掏腰包買更有效但貴的藥給老人。而老太因此也認準了她,每次門診找不著陳曉紅,她便指著病歷本里她的名字,滿醫(yī)院找她。
數(shù)十年來,她用心用情醫(yī)治患者,收獲許多“粉絲”,不少患者病愈多年,還想著念著她,特意掛號到門診,只為了讓主任好好看看,恢復的有多好。
而往往這時候,陳曉紅內心暖流涌動,“這就是學醫(yī)的成就感,值得為之奉獻一輩子。”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